女孩,10岁,来自农村。1987年8月因发热10d,体温38~39℃,纳差,稀便每天3~4次来诊。体检:体温39℃,神志清,神萎,心、肺无异常,肝肋下1.5cm,脾肋下2cm。血象白细胞计数5.2×109/L,中性粒细胞0.82。肥达反应0效价1:160,H效价1:1600肝功能ALT80u。尿胆原1:20阳性,尿胆红素阴性。最可能的诊断是()A: A.病毒性肝炎B: 伤寒C: 疟疾D: 钩端螺旋体病E: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
0 阅读
女孩,10岁,来自农村。1987年8月因发热10d,体温38~39℃,纳差,稀便每天3~4次来诊。体检:体温39℃,神志清,神萎,心、肺无异常,肝肋下1.5cm,脾肋下2cm。血象白细胞计数5.2×109/L,中性粒细胞0.82。肥达反应0效价1:160,H效价1:1600肝功能ALT80u。尿胆原1:20阳性,尿胆红素阴性。
最可能的诊断是()- A: A.病毒性肝炎
- B: 伤寒
- C: 疟疾
- D: 钩端螺旋体病
- E: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
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,谢谢!